的关键的区别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之间的关系是G蛋白偶联受体只能从单个配体结合中触发一个细胞反应,而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从单个配体结合中触发多个细胞反应.
受体蛋白质这涉及到细胞信号传递过程。它们既可以是细胞内受体,也可以是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表面受体位于细胞表面,接收信号并将其传递给细胞内部以做出相应的反应。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有两种类型;即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它们是跨膜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包含7个跨膜结构域,它们与G蛋白相关。另一方面,受体酪氨酸激酶是酶联受体,与三磷酸腺苷和酶激酶.
内容
1.概述及关键区别
2.什么是G蛋白偶联受体
3.什么是受体酪氨酸激酶
4.G蛋白偶联受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相似性
5.表格形式的G蛋白偶联受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并排比较
6.总结
什么是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跨膜蛋白。顾名思义,这些受体与与GTP相关的G蛋白一起工作。GTP是一种类似于ATP的分子,它为G蛋白的工作提供能量。一旦配体与受体结合,受体的形状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与G蛋白相互作用。

图01:G蛋白偶联受体
G蛋白的非活性形式转化为活性形式,并通过将GTP转化为GDP并利用释放的能量分成两部分(α和β亚基)。这些亚基然后从G蛋白偶联受体分离,并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以触发细胞反应。G蛋白偶联受体在结构上有7个跨膜结构域。
什么是受体酪氨酸激酶?
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一种受体蛋白,参与大多数细胞信号通路。顾名思义,它们是激酶酶。激酶是一种催化磷酸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这些受体含有酪氨酸激酶,将磷酸基从ATP转移到酪氨酸。受体酪氨酸激酶有两个相似的单体。

图02:受体酪氨酸激酶
一旦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位点结合,两个单体就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二聚体。然后,激酶使ATP磷酸化,并将磷酸基添加到六个酪氨酸中。因此,二聚体被磷酸化,这是一个完全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激活的酪氨酸激酶向细胞的其他分子发送信号,并介导信号传输。受体酪氨酸激酶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可以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当它被激活时,它可以同时产生多种细胞反应。
G蛋白偶联受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有何相似之处?
- 它们是参与细胞信号通路的受体。
- 在结构上,它们是蛋白质分子。
- 此外,它们是跨膜蛋白。
- 此外,它们是细胞表面受体。
- 最初,它们保持不活跃,然后在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变得活跃。
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有什么区别?
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介导细胞信号通路的两种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与G蛋白和GTP相关。另一方面,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与酪氨酸和ATP相关的酶联受体。因此,这是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此外,单配体结合通过受体酪氨酸激酶触发多种细胞反应,而只有一种细胞反应来源于G蛋白偶联受体与单配体结合。因此,这是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之间的另一个关键区别。
下面的信息图展示了更多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之间差异的信息。
摘要- G蛋白偶联受体vs受体酪氨酸激酶
G蛋白偶联受体和受体酪氨酸激酶是两种常见的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包含7个跨膜结构域,受体酪氨酸激酶有2个相似的单体。当配体与受体结合时,在G蛋白偶联受体中,一个G蛋白被激活。但是,在受体酪氨酸激酶,酪氨酸二聚体形成和磷酸化。
此外,当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时,G蛋白偶联受体只能触发一个细胞反应。另一方面,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触发多种反应时,配体结合受体。因此,本文总结了G蛋白偶联受体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区别。
参考:
1.“配体和受体。”可汗学院。可以在这里
2.“G Protein-Coupled受体。”维基百科,维基媒体基金会,2018年11月12日。可以在这里
图片来源:
1。”g蛋白偶联受体”,作者:Bensaccount, Mifter。(公共领域)通过下议院维基
2。”VEGF受体”,作者:Häggström, Mikael(2014)。“迈克尔医学画廊Häggström 2014”。维基医学杂志1 (2). DOI:10.15347/wjm/2014.008。ISSN 2002 - 4436。(公共领域)通过下议院维基
为什么你说GPCRs只能从一个配体触发一个细胞的反应?一旦G蛋白被激活,α亚基和β亚基都可以激活不同的反应,导致每个配体至少有两种反应。作为一名细胞生物学教授,我不同意这是两种受体之间的“关键区别”。断言“G蛋白偶联受体可以从单个配体结合中触发一个细胞反应,而受体酪氨酸激酶可以从单个配体结合中触发许多细胞反应”不在任何细胞生物学教科书或这里引用的参考文献中。
我对这句话有类似的反应。用单一的规范途径来定义GPCRs是我要谨慎做的那种宽泛的陈述。有证据表明,内化激活的GPCRs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不认为GPCR多效性(功能)有争议。与杂乱的RTK通路相比,GPCR信号通路的包装并不完美。我本以为在你发表评论后,条目会被编辑以反映最新的信息,但事实并非如此